
陆金所是谁?
对于陆金所而言,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P2P、放贷还是理财销售?外界对于陆金所不同的印象源自于其业务的更迭。
成立于2011年的陆金所,是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旗下成员。彼时的陆金所以2P业务起家,依托“平安系”金融生态优势,成为了P2P网贷行业当之无愧的王者。
在互联网金融萌芽时期,陆金所是最大的网贷平台,后来也开始涉足了P2P和财富管理业务。据《财经》杂志消息,陆金所P2P存量资产曾达1600亿元规模。在P2P整顿潮出现后,陆金所开启了轰轰烈烈的清退和转型之路。
然而这一过程并不轻松,虽然陆金所2019年便停止提供P2P产品,可是直到2021年二季度末,其P2P历史业务才基本实现清零。带着外界赋予的“金融科技巨头”的定位,陆金所开始赴美上市之旅。不过在内外部因素共同叠加之下,陆金所即使背靠平安,满负期待,依旧无法与趋势对抗。
2020年,在美上市时,陆金所的招股书将其主营业务分为两个部分:零售信贷和财富管理,分别基于“平安普惠”和“陆金所”开展,也就是放贷和卖理财产品。
陆金所将自身定义为“中国领先的科技驱动型个人金融服务公司”,主营业务是为小微企业主及其他优质借款人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产品,与中国超过55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这些金融机构为公司赋能的贷款提供资金和增信服务。
一言以蔽之,就是借贷和助贷,一个表内,一个表外。
表内贷款一般是集团旗下包括银行、信托、小贷、消费金融等具有放贷资质的机构,主要是赚取利差;表外贷款的资金来源一般是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可以理解为资金中介。
而理财产品销售就是代销包括银行理财、资管计划、基金、信托,并收取相应的销售费用。陆金所将表外贷款相关的收入和卖理财产品产生的收入合称为基于技术平台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