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知识 >

沪深300是什么意思通俗(沪深300,别人家的孩子)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0 18:01:40    

一、人家的孩子

沪深300指数一直被当成人家的孩子。什么是人家的孩子呢?

就是:“你看人家XX,学习成绩那么好,你怎么不学着点?”

沪深300指数是A股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数,被整个基金圈都当成对比指标。

特别是主动基金,要是连续几年打败了沪深300指数,那是要狠狠的宣传一番的。

你可以把沪深300指数理解为标尺。在A股,不了解其他指数都可以,但是万万不能不了解沪深300指数。

它就是那定盘的星。

定盘星的成绩怎么样呢?

沪深300指数是从2004年12月31日开始计算的,在那一天的指数点位是1000点。

到2022年4月1日收盘,指数点位是4276.16点,历经17.25年。

计算下来,这17.25年,它的年化收益率是8.8%。

这个收益率还没有算分红,沪深300差不多每年有2%左右的分红,加起来,累计的年化收益率已经超过10%了。

有一说一,定盘星同学的成绩还是很不错的。

二、沪深300的编制方案

简单的说,沪深300指数是从沪深两市中选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 只股票,由这300只股票组成一个指数。

那啥算规模大?啥算流动性好?啥叫最具代表性啊?这就得往复杂了说了。

首先,要把整个股市所有股票都拿过来。

先排除ST(公司连续两年亏损)、 *ST(公司连续三年亏损) 的股票。

对上市时间也有要求,如果是科创板、创业板的股票,上市时间必须超过一年。

其他板的股票,要求上市时间超过一个季度(除非该证券自上市以来日均总市值排在前 30 位)。

然后,按照过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

再把剩下的股票,按照过去一年的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排名,选取前 300 名的股票作为指数的成分股。

选出了成分股了,那怎么分配每只股票的权重呢?(也就是每只股票占指数的比例)

沪深300采用的叫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法。

这里科普一下什么是自由流通。

一家公司的股票中,有一些股票不能自由买卖。

比如:公司创建者、家族、高级管理者等长期持有的股份、国有股份、战略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员工持股计划。

这些平时不卖,也几乎不会卖的股票,就不是自由流通的 ,我们就当它不存在。

算一个公司自由流通市值的时候,要把这些股票对应的市值减掉。

之所以要搞自由流通市值加权,主要是为了防止某些公司(比如大国企)总市值很大,但是多数股票并不交易,却占了指数很大权重的问题。

假如,一个指数里面有三只股票,它们的自由流通市值分别是:

A股票,50亿;

B股票,30亿;

C股票,20亿。

三只股票总的自由流通市值加起来是100亿。

那么,在这个指数里面:

A股票的权重就是50亿/100亿=50%;

B股票的权重就是30亿/100亿=30%;

C股票的权重就是20亿/100亿=20%。

这就把指数里面的成分股和成分股的权重,都算出来了。

沪深300会每半年会重新调整一次成分股。

一般在每年5月和11月的下旬审核指数成分股,成分股的调整实施时间分别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对于我们买基金的人来说,对调整成分股这种事,我们是完全无感的。

我们只需要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不需要额外做什么。

(实际中,在计算自由流通市值的时候用到了分级靠档计算法,这就过于细节了,不详细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