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小雪》
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这首写了雪花随风飘舞的美景,诗人却以“不厌看”反衬内心愁绪。
雪花越飞越多,遮掩了远山,而愁绪满怀的诗人独坐书窗之下,每片飞来的雪花都带来一丝寒意,加深了心中的凄凉与孤寂,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02】
《咏廿四气诗·小雪十月中》
唐·元稹
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阴阳依上下,寒暑喜分离。
满月光天汉,长风响树枝。
横琴对渌醑,犹自敛愁眉。
以小雪为题材,描绘了时令变化,虹藏小雪,阴阳分明,寒暑分离的自然景象。
月光满天,长风摇枝,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诗人横琴对酒,却难掩愁绪,表达了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与内心淡淡的忧伤。

【03】
《殿上侍立寒甚》
宋·楼钥
小雪似来霜气清,今朝寒色倍严凝。
榻前侍立无遮障,吹得半身真是冰。
以小雪时节为背景,写了宫廷中寒气逼人的场景。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在无遮无挡的殿前侍立时,被寒风吹得半身如冰的切身感受。
诗句简洁明了,语言质朴,深刻传达了寒冷天气的严酷与侍立者的艰辛。

【04】
《小雪日戏题绝句》
唐·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以反衬手法,写小雪日景象。
虽至小雪,但刺梧犹绿,槿花依然绚烂,与常规小雪时节的寒冷萧瑟形成对比。
诗人指出,这是炎洲独特的温润气候所致,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生命力,富有情趣。

【05】
《夜泊荆溪》
唐·陈羽
小雪已晴芦叶暗,长波乍急鹤声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头月落溪。
这首写了小雪后初晴的夜景。
芦叶暗淡,长波急流,鹤声嘶鸣,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孤舟夜泊,诗人静观山头月落溪中,画面静谧而深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细腻感受,意境悠远,引人遐想。

【06】
《小雪》
唐·李咸用
散漫阴风里,天涯不可收。
压松犹未得,扑石暂能留。
阁静萦吟思,途长拂旅愁。
崆峒山北面,早想玉成丘。
以阴风、天涯开篇,展现了小雪的散漫与广袤。
雪花试图压松而不得,扑石暂留,描绘出小雪的轻盈与灵动。
静谧的楼阁、漫长的旅途,小雪拂去了旅愁,引人遐想。
尾句想象崆峒山北小雪后如玉般的美景,意境悠远,令人陶醉。

【07】
《小雪后书事》
唐·陆龟蒙
时候频过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
枫汀尚忆逢人别,麦陇唯应欠雉眠。
更拟结茅临水次,偶因行药到村前。
邻翁意绪相安慰,多说明年是稔年。
写了小雪时节的江南景象,虽寒意渐浓但景色未偏。
诗中回忆枫林离别,想象麦田雉眠,透露出淡淡哀愁与宁静。
诗人计划在水边结庐,偶至村前行药,得邻翁安慰,预言丰年将至,为全诗添上温馨希望之笔,展现诗人淡泊生活之志与对自然的深情。

【08】
《雪天》
唐·元稹
故乡千里梦,往事万重悲。
小雪沉阴夜,闲窗老病时。
独闻归去雁,偏咏别来诗。
惭愧红妆女,频惊两鬓丝。
这首写了一幅深沉的思乡图景。
诗中,小雪阴沉的夜晚,老病交加,诗人独对闲窗,沉浸在往事与故乡的悲愁中。
归雁触发离愁,别来诗涌上心头。
结尾以红妆女的青春反衬自己的衰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惭愧,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09】
《晏相公湖上泛舟赋》
宋.韩维
小雪未成寒,平湖好放船。
水光宜落日,人意喜晴天。
云薄翠微外,禽归莽苍前。
上公宽礼数,清醉亦陶然。
这首写了小雪时节未寒,湖面泛舟的宁静美景。
水光与落日相映,人们因晴天而喜悦。
云薄翠微,禽鸟归巢,自然和谐。
诗人赞美上公宽以待人的风范,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陶然清醉,全诗洋溢着闲适愉悦之情。

【10】
《虹藏不见》
唐·徐敞
迎冬小雪至,应节晚虹藏。
玉气徒成象,星精不散光。
美人初比色,飞鸟罢呈祥。
石涧收晴影,天津失彩梁。
霏霏空暮雨,杳杳映残阳。
舒卷应时令,因知圣历长。
这首小雪节气的诗作,诗中通过“晚虹藏”“星精不散”等自然景象,展现了小雪时节的特色。
后文以美人、飞鸟、晴影、残阳等意象,烘托出季节变换的氛围,寓意时光流转而圣朝历法永恒,表达了对自然与时序之美的细腻感受。

【11】
《小雪日观残菊有感》
宋·方回
欲雪寻梅树,余霜殢菊枝。
每嫌开较晚,不道谢还迟。
早惯饥寒困,频禁盗贼危。
少陵情味在,时讽浣花诗。
借残菊抒发情感,欲雪寻梅,余霜留菊,诗人不叹花迟,反赞其坚韧。
自比少陵,历经饥寒盗贼,仍讽咏浣花诗,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杜甫诗歌的深厚情感。

【12】
《和萧郎中小雪日作》
唐·徐铉
征西府里日西斜,独试新炉自煮茶。
篱菊尽来低覆水,塞鸿飞去远连霞。
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
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
这首写了小雪日闲适的生活。
诗中煮茶、赏菊、观鸿,展现出一派宁静淡泊之景。
小雪寂寥而过,轻霜添鬓,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尾句以诗自慰,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13】
《小雪》
宋·苏辙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
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
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这首,抒发了小雪时节的感受。
小雪微寒能解内热,却也让衰翁苦恼。
年丰物贵,心净事空,诗人深感禅功深厚,命运多舛。
闲中仍念生灵,清夜焚香祈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慈悲情怀,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14】
《初寒》
宋·陆游
久雨重阳後,清寒小雪前。
拾薪椎髻仆,卖菜掘头船。
薄米全家粥,空床故物毡。
身犹付一歃,名字更须传?
这首写了重阳后的清寒天气,陆游通过拾薪、卖菜的仆人形象,可见生活的艰辛。
家中薄米煮粥,空床旧毡,生活困苦。
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仍不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表达出虽生活贫困但志向犹存的坚韧精神。

【15】
《野望》
宋·刘敞
重阳去寥落,小雪碧苍茫。
兽起骇枯草,鸟归横夕阳。
薄云低引白,衰菊暗消黄。
伫立何为久,怆人非故乡。
这首诗以重阳小雪为背景,描写了苍茫寥落的秋日景象。
诗中兽惊枯草,鸟归夕阳,云低菊黄,营造出浓郁的秋意与凄清氛围。
诗人伫立远望,心中满是怆然,皆因远离故乡。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6】
《小雪作》
宋·张嵲
霜风一夜落寒林,莽苍云烟结岁阴。
把镜渐无勋业念,爱山唯驻隐沦心。
冰花散落衡门静,黄叶飘零一迳深。
世乱身穷无可奈,强将悲慨事微吟。
此诗,写了小雪时节的苍凉景象,霜风、寒林、云烟构成了一幅岁末阴冷的画面。
诗人对镜自照,无建功立业之念,唯愿归隐山林。
衡门静寂,黄叶飘零,身世飘零之感油然而生。
世乱身穷,只能以微吟悲慨来抒发无奈之情。

【17】
《小雪日偶成》
清·厉鹗
苒苒流年小雪催,翻书过日兴悠哉。
无儿北宇犹栽竹,有句南檐欲问梅。
卷叶风多流水断,护霜云薄夕阳开。
病馀自喜尝新谷,鼓腹清时又一回。
这是一首描绘小雪时节生活情趣的佳作。
诗中,“苒苒流年小雪催”开篇点题,流露出时光匆匆之感。
随后,“翻书过日兴悠哉”展现了诗人以阅读为乐、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颈联,则细腻勾勒出小雪时节特有的自然景象。
尾联,表达了诗人病愈后品尝新谷的喜悦,以及对清宁时光的珍惜。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闲适淡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追求。

【19】
《小雪》
宋·宋祁
低云淡河界,零霰集天涯。
树乱三眠絮,丛迷五出花。
舞风都拟重,入隙故成斜。
密瓦平将半,前山暝欲遮。
渐堪迷净练,并欲误疏麻。
粉出房陵水,监飞海岸沙。
舟来戴逵宅,客过李王家。
此日长安酒,旗高未易赊。
这首诗,描写小雪时节的自然景致与生活情趣。
诗中“低云”、“零霰”勾勒出初冬的清冷,“树乱三眠絮,丛迷五出花”以絮喻雪,花喻冰晶,生动展现了雪花纷飞的景象。
雪随风舞,重而入隙斜,密瓦半覆,前山欲暝,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美的意境。
后文则笔锋一转,写到小雪日的长安,人们依然饮酒作乐,旗高酒香,生活依旧充满乐趣。
全诗既写了小雪的自然之美,又展现了人文风情。

【20】
《小雪》
唐·无可
片片互玲珑,飞扬玉漏终。
乍微全满地,渐密更无风。
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
作膏凝瘠土,呈瑞下深宫。
气射重衣透,花窥小隙通。
飘秦增旧岭,发汉揽长空。
迥冒巢松鹤,孤鸣穴岛虫。
过三知腊尽,盈尺贺年丰。
委积休闻竹,稀疏渐见鸿。
盖沙资澶漫,洒海助冲融。
草木潜加润,山河更益雄。
因知天地力,覆育有全功。
诗中细腻地刻画了雪花飞舞、渐密无风的景致。
通过“集物圆方别,连云远近同”展现了雪覆盖万物的景象,富有层次感和空间感。
后半部分以雪兆丰年、滋润草木、增益山河等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天地覆育之恩的感慨。
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既有对雪景的生动描绘,又寄寓了对自然和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