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明确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不添加”等模糊宣传语,并设置两年过渡期。然而,记者近日走访济南多家商超发现,新规落地前的过渡期内,“0”字号标签仍充斥货架,部分产品存在定义模糊、误导消费等问题。
对此,从事商超选品员的业内人士表示,新国标正式生效前,一来是给相关企业留出两年过渡期,二来也是旨在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培养查看配料表的购物习惯,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规范食品添加剂乱用的情况,更有利于食品安全。
新规落地过渡期内,各类“0”标仍为宣传主力
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对预包装食品标签标准的指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新规从2027年3月16日开始执行。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商超发现,乳制品区、饼干还有调味品区都是“零添加”标签的重灾区,且这些产品都摆放在货架的显眼位置,吸引不少消费者前来选购。
在零食区记者看到,一款全麦纤维饼的外包装上标注着大大的“无糖”字样。包装上对“无糖”的解释为“零果糖、零麦芽糖、零乳糖”。仔细观察发现,配料表中含有玉米淀粉成分,经过人体消化后该成分会转化为葡萄糖。该产品通过拆分糖类概念,规避“总糖”标注义务,对糖尿病患者其实构成潜在风险。

此外,“0糖、0卡、0脂”是在饮料区常见的宣传标语。近年来也有不少饮料以此为卖点,给消费者“健康”可放心食用的错觉。阿斯巴甜作为常见的“代甜”不属于糖分,但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热量甜味剂,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和粮食及农业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曾评估后认为,只要在每日限制摄入量内使用阿斯巴甜是安全的,但关于其长期使用的健康影响仍存在争议。

“零添加”无标准,业内人士建议购物时看配料表
在长清区一家家悦超市的调味品区,一整面货架几十种调味品几乎全部带有“零添加”字样,字样大小不一。记者发现,不同品牌之间对于“零添加”的解释各有不同。海天牌的一款特级0金标生抽,标签正面标注着大大的“0”并写有“零添加酱油”的字样,标签反面对“零添加”的解释为:防腐剂、甜味剂的含量未检测出。在银座超市另一款名为长寿花牌的0添加酱香鲜酱油对于“零添加”的解释又成了:0添加味精、0添加防腐剂、0添加色素。

即使是同一品牌不同品类调味品的标签上对“零添加”的限定条件也各有不同。海天牌另一款特级金标生抽同样标有“零添加”的字样。不同的是,这款生抽的“零添加”字样下标有一行“0%添加防腐剂”小字,在配料表上,可以看到“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三氯蔗糖”食品添加剂的成分。

面对货架上众多“零添加”标签商品存在虚假宣传的嫌疑,新规颁布后超市是否有关注?对此,长清区一家家悦超市店员告诉记者:“超市没有接到下架通知,说明质量没有问题,可以放心吃。”对于理货时是否会调整货架,该店员回表示,“后续要听领导的通知”。
对此,从事商超选品员的业内人士表示,过渡期内,消费者应警惕包装中醒目的“0”字号标语,培养消费习惯,购物时学会优先查看配料表,学会区分“未添加”与“不含”,例如“0蔗糖”可能含其他糖分,要关注营养成分表中的总糖、钠等关键指标,综合评估产品健康性。对此,新规的出台有望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乱用的情况,更有利于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