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朝 梁灵芝
孙继库,苏联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双料党员,为了革命事业,他从苏联辗转到东北,又从哈尔滨走到瑞金,追寻中央红军的脚步,走过了一个人的“长征”。他先后在延安中央印刷厂和“小延安”竹沟工作,在“竹沟惨案”中壮烈牺牲。
孙继库189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县。因家境贫寒,14岁便随亲友前往海参崴,在一家俄国印刷厂当童工。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曾任苏联共产党支部成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孙继库怀着满腔热血回到家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洪流。1933年1月,因上海白色恐怖加剧,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入江西瑞金。1934年,孙继库在奉命前往江西中央苏区的途中,被国民党逮捕,直到西安事变后才被释放。
出狱后,孙继库依然牢记使命,继续前往江西瑞金寻找党组织。然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在1934年10月就已撤离江西苏区,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孙继库对这些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全然不知,又不便打听,只凭着一腔忠诚,边走边打探。他乔装成乞丐,一边乞讨,一路追踪,依据国民党报纸的公开报道,沿着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从江西寻至贵州,又从贵州追到甘肃,沿着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苦苦追寻。
至1937年夏天,他追踪到甘肃东南时,在一个连队的墙上看到列宁和斯大林的画像,看官兵都穿着中山装,戴着青天白日帽徽,他百思不得其解,国民党的部队怎么挂着无产阶级导师的画像呢?试探着问一位老战士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部队,为了团结抗战,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万里追踪寻不见,相逢却是眼前人,他激动万分,握着这位老战士的手紧紧地,久久地,只说了一句话“我可找到你们啦!”孙继库很快抵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回到革命队伍中,被任命为中央印刷厂工会劳动保护部部长。
1938年,中央决定在确山县竹沟镇建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并着手建立印刷厂,于是,党中央把在苏联印刷厂工作过的孙继库调到中原局工作,担任中原局印刷厂工务科科长,后又兼任工会主席、技术指导。
他不畏艰难,勤奋工作,用在苏联学来的先进技术,不断地改进工作,提高效率,本来一个工人8个小时只能包400本左右的书,经孙继库改进,可以包到3000本。当时普通工人的工资是6元,作为技术领头人,孙继库却主动把自己的工资由7元降到5元,是整个印刷厂、甚至竹沟根据地工资最低的。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同志们的赞誉和爱戴,1939年11月,竹沟惨案爆发,孙继库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掩护同志们撤退,不幸被敌人杀害,时年47岁。
孙继库烈士牺牲在印刷厂南侧约1.5公里处的一个大山岭上,那里是确山、桐柏的分界线,如今名为牛屎大岭。敌人退去后,村民们将孙继库就地埋葬。1986年,原中原局印刷厂厂长、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齐光在北京接见老区代表时,深情撰文悼念孙继库以作纪念,同时题词“孙继库同志牺牲处”。1996年,毛家棚村的村民们将孙继库烈士的墓迁移到了如今的位置——中原局印刷厂旧址山脚下。2003年清明节,民政部门怀着庄严与敬重,重新为孙继库烈士立了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