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晚,《开放时代》杂志社发布撤稿声明称,钟某某、吴某某发表的一篇论文存在严重抄袭行为。公开信息显示,该文作者钟某某为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某某则为该校副校长,两人曾合作发表多篇论文。11日凌晨,华南师范大学发布通报称,该论文存在抄袭和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的学术不端行为。

这件事暴露出多个环节的问题。比如,这篇论文是如何通过期刊审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术伦理教育为何失灵?“未经他人许可而不当使用他人署名”,为何在论文投稿提交作者信息时以及在文章刊发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都未被发现?
这些年,已有多起高校学术不端行为被曝光。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背后,是职称评审“唯论文”导向和“非升即走”的巨大压力;是部分手握资源的“学阀”为了一己之私暗示甚至逼迫课题组成员造假;是学术期刊编辑认作者不认文章,在审核时对有“大佬”署名的文章“枪口抬高一寸”;等等。如果每次被曝出丑闻都只当个案处理,而不解决学术氛围和评价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很可能会治标不治本。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