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大佬” 新莱福上市不足两年即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而穿透股权关系后,此次交易构成典型的关联重组,实为自家人收购自家人。
4月20日, 新莱福(301323)发布《关于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的停牌进展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广州金南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简称 “金南磁材”)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此前,4月13日新莱福发布停牌公告,因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2025年4月14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即最晚将于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开市起复牌。
新莱福同时提示,因本次交易的有关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公告并注意投资风险。
读创财经查询天眼查信息发现,此次新莱福计划收购的标的资产为“金南磁材”,经穿透股权关系后,新莱福实际控制人汪小明是金南磁材的最大股东,同时还兼任后者董事长,明显属于关联交易。

资料显示,广州新莱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专注以磁性材料和电子陶瓷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功能材料研发与生产。新莱福是宽幅柔性磁体材料的全球领军企业,是华为、耐克、联想等知名公司的功能性材料供应商。公司于2023年6月在创业板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新莱福与金南磁材的渊源可追溯至上市前。在2023年新莱福创业板上市时,交易所曾问询两家公司客户/供应商重叠、同业竞争等问题。新莱福当时称,公司与金南磁材的产品在产品形态、产品用途、应用领域及性能指标等方面差异显著,相互间不存在替代性、竞争性。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初步确定交易对方为标的公司的全部股东,包括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圣慈科技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圣慈科技”)、广州易上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易上”)、广东华农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农资产”)、广州金诚莱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诚莱”)。
新莱福曾在上市前披露的招股书中介绍,汪小明通过圣慈科技间接持有金南磁材30.73%股权,并担任该公司的董事长。
目前,圣慈科技持有金南磁材50%股权,而汪小明持有圣慈科技54%股权;同时,汪小明还分别持有广州易上6.67%股份、金诚莱1.55%股份,广州易上和金诚莱则分别持有金南磁材24%股份和11%股份。

因为新莱福实控人汪小明间接持有金南磁材股份比例较高,因此此次交易中,汪小明从中受益情况备受关注。
读创财经留意到,汪小明持股并任董事长的广州易上不仅是金南磁材的股东,同时还是新莱福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3.72%),这种交叉持股结构让交易的定价和资产溢价情况也颇受关注。

业绩方面,2024年三季报显示,新莱福营收6.53亿元,同比增长15.76%,但归母净利润仅1.07亿元,同比微增1.98%,增速较2023年进一步放缓。毛利率维持在37.39%,但净利率从2023 年的18.90%降至 16.47%,反映出成本控制压力。
财报显示,新莱福应收账款高企。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达1.94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180%。更值得警惕的是,公司货币资金从 2024年初的3.98亿元骤降至2.83亿元,降幅达29%。
此外,新莱福2023年上市时募资0.25亿元,但截至2024年6月,仅投入 1.67 亿元,占比17%。敏感电阻器产能扩充项目进度仅1.92%,而新型稀土永磁材料项目进度 33.57%,远未达预期。未使用的7.85亿元募集资金中,5.93亿元用于购买大额存单,反映出项目落地能力不足。
新莱福此次重组被视为“背水一战”。金南磁材专注于微特电机用关键元器件,马达磁条全球市占率超 60%,含油轴承产能全球前三,产品应用于家电、汽车等领域,与新莱福现有业务存在协同空间。若收购成功,公司将切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收购,被市场质疑为“左手倒右手”的利益输送,尤其在金南磁材财务数据尚未披露的情况下,交易对价的公允性存疑。有投资者指出,若金南磁材估值过高,可能导致新莱福商誉激增,埋下未来减值隐患。
来源:读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