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泓光,1922年1月17日出生,云南曲靖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本文是他的口述。


1937年日本占领了卢沟桥,我到了云南大学附属中学读书。
1939年,在西南联大的学生党员蒋青(音)、王玉忠(音)李学鹏(音)的指导下,我对着马列的相片宣誓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我在中共云南省工委的领导下做学校支部的宣教委员,住处经常变换,避免特务的追踪。
1941年,党组织让我去考西南联大,打入学生群体发展党员。1941年的秋天我考进了西南联大经济系,读了不到两个星期,党组织又通知我,说要建立农村党的据点,让我重新去考云南大学农学院。这种工作状态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躲避日本飞机轰炸,农学院的学生迁到松林马坊中学,我每个星期要跑松林马坊中学,又要跑昆明的各个地方,很是辛苦,但却是干劲十足。
皖南事变之后,国民党派出大批特务到云南。为了保证安全,党组织通知我立刻离开学校、离开昆明。当时我以帮同学家卖汽车的理由,乘车离开了昆明。我在柳州潜伏了一年的时间,后来日本人打到了广西,我便决定悄悄回云南。
回到昆明找到了党组织,那时日本人已经打到了贵州边境快要进入贵州独山。我们的任务是要在滇黔边建立游击根据地,准备开展武装斗争。于是我受党组织指派去了沾益乐中学,与樊子成、李天柱三人建立了由省工委直接领导的特别支部,领导曲靖、宣威、沾益一带的地下工作。我们要在这个地区联系各个县的党员,进行革命活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我的具体任务除了教育学生,还要训练学生军事能力,深入农村,联系群众,发展农民党员。
后记:
新中国成立后,杨泓光先后在曲靖地委宣传部、贵州农学院、贵州省文化厅等部门工作,1983年离休。

记者: 郭秋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