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网站近日刊发一篇署名文章,呼吁英国人学习中华文化,以缩小对中国的认知差距。文章作者是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提姆·克里索德。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文章说,中国人对英国了解之深,远胜于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很多英国书籍被翻译为中文;莎士比亚戏剧更是中国中学生的推荐读物。反观英国,自2016年在英国学校推广中文教学以来,就没有其他更有力的举措。目前,英国本土中文教师严重短缺,结果就是英国全国每年获得与中国研究相关学位的毕业生人数始终徘徊在三百人左右,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2023“国际中文日”英国主题活动在伦敦举行
文章作者建议,增设一门用英语授课与考核的关于中华文明的课程,学生可以同时选修中文,以持续激发英国学生对中国的兴趣,也能够促使更多年轻人在大学阶段选择与中国相关的研究领域。
文章说, “不与中国打交道?这根本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选项。” 现在需要的是果断行动。正如公元前七世纪中国哲学家管仲所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