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如此,二奶奶必然还要往下把戏做足,一个眼神朝江泱晴扫了眼向其隐晦示意,随即瘪了瘪嘴,举起帕子掩住唇,装作万分心疼女儿的悲惨遭遇,“可怜晴儿尚在闺阁,却辱了名声!”
心思细密的江泱晴不用揣摩思索便心领神会,当即敛去眼中原先若隐若现的得意,装作一脸隐忍委屈,就差泪珠扑簌滚落脸颊,“徐大人,事实正如我娘所言,大姐大婚前一晚,泱晴为表祝贺,特地去她院中送礼,却忽然被告知欲悔婚,泱晴心下不解,便询问缘由,大姐回应只因先前不知秦家公子身患重疾,才会爱慕他那般深,可贴身丫鬟忽然打听到消息,说秦家公子其实命不久矣,倘若嫁过去,恐怕除了新婚之夜外,只能守一辈子活寡,大姐心中不甘后半生如此凄惨,遂生悔婚念头。”
贴身丫鬟故作心疼,搀住看似羸弱可怜的江泱晴,为其拍拍胸脯舒下胸口郁气,温声软语安慰道:“二小姐切勿悲伤过度,以免伤了身子。”
此时,阿超来到徐承修身旁,凑到耳边低声说道:“秦老爷子与其家人一切安好。”徐承修颔首回应后,阿超陪伴在徐承修身侧,见这四下之人皆是神色阴沉,连同丫鬟都要抽抽噎噎,顿时心生疑惑:发生了何事?
江泱晴仍作委屈不止,为不让旁人看出丝毫端倪,索性“我......”一字开头,便哽咽了起来。
徐承修素来不喜待在有人哭哭啼啼的场合,自幼跟在徐承修身旁的阿超怎会不知,便成为徐承修的嘴替,“二小姐若是悲伤,不能言语,便换个人讲。”
此言一出,二奶奶坐不住,他人讲述岂有泱晴自己讲述令人动容,“晴儿,你快将事情娓娓道来。”
江泱晴微敛悲色,继续道:“大姐非但出言悔婚,为保全自身面子,竟要让泱晴替其出嫁,如若泱晴拒绝,她便要将我打晕送往秦府,还说只要将我打晕,等到被发现调包时早已生米煮成熟饭,泱晴自然不愿意,男女姻缘一看门当户对、媒妁之言,二看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人生大事岂可乱来,可大姐竟真的挥棍将我打昏在地,连同我当时的贴身丫鬟也被活活弄死......”
此番言语听起来确实悲惨,也确实体现出了江妤锦的恶劣行径,可阿超忽然蒙圈,“你说的这些,跟今日之事有何关系?”
与阿超接触数回,江泱晴早已摸透阿超有话直说的直率性格,回应道:“正是因为大姐逼我替嫁不成,才会气急败坏写了那封恐吓信将秦公子吓死,导致秦家人对江家产生了极大的误会,也正是因此,秦家去衙门状告时才驳回他们的状告,这一切误会都是大姐造成的!”
这一通话下来确实不无道理,可阿超依旧不明白,“照你这么一说,也是江妤锦派人刺杀秦家人的吗?”
这个问题实属棘手,毕竟适才躲在墙角暗中观察的下人被徐承修二人逮了正着,蠢货四妹妹当众还承认了那是她的人,也等同于承认那是江府的下人,着实百口难辩、不好推脱,于是江泱晴不再迎向枪口,随即巧妙抛给家中长辈回应。
江怀远对刺杀秦家人之事一无所知,都是二奶奶在背后搞的鬼,自然二奶奶“挺身而出”,“妤锦有无派人刺杀秦家人我们无从真正得以知晓,可今日薇仪的下人被徐大人抓住之事确实是一场误会,薇仪不过是派人去看看秦老爷子的近况,根本没有刺杀的念头。”
二奶奶此番话语直接把问题甩给了江薇仪一人,也等同于哪怕真的出了事,也是在告诉大家,一切误会皆由江薇仪一人造成,而与江府无关;即便最终还是要与江府扯上关系,顶多只有管教女儿不严之疑,而染不上一丝一毫的恶劣之嫌。
阿超并非耳根子软之人,自然不会他人说风是风说雨是雨,只是江家人个个能言善辩,根本不可从他们言语之中发现端倪。因此若想查出真相,几乎只有从亲眼所见的事件中查到。
—————————————————
有了徐承修派出的护卫保护,秦老爷子再也不怕这次反抗遭到即时报复,便要趁此时机尽己所能,在徐承修面前将江家的恶劣行径“连根拔起”。
江家所在汴州之地,皆多富户为向江家拉拢亲近关系,很久以前便纷纷搬至以江府为中心方圆几里内的地方,距江府越是相近,便越是利于送礼,自然关系搞得越好。正是因为拉拢江家的富户大多居住江府附近,当秦老爷子跑到江府门前哭丧时,无一人站出来施与援助。哪怕只是匆匆路过不予理睬,也已是秦老爷子的“福分”,毕竟这些依赖江家关系的人并未对其作出任何替江家报复之举。
自从推行新政,随着时间越长,新政之弊便愈演愈烈,百姓不堪其苦,汴州的百姓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即便汴州的富户极力与江府搞好关系,也免不了有些富商依然因新政推行后,朝廷吸走企业垄断了商业而损失惨重,甚至落得身无分文、负债累累的下场。因此即便与江府拉关系,也不见得就能保全自己的事业。在认清这一点后,损失惨重的商人非但不会将江家当作自己的人脉,还会因此大记江家之过一笔,与之结下梁子。
除却商人,还有农民,被迫接受官员借出的高利贷,甚至遭其勒索,导致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而在长年居住汴州的秦老爷子怎会不知,有些百姓简直恨毒了江怀远,只是无权无势无地位,又怎能与官员抗衡,几乎只能认命,除非有人领头起义,才会带动这一带的百姓奋起抵抗。
被江家逼得走投无路的秦家老爷子,只好利用这一点,趁徐承修视察之时将其扳倒。 嫡女翻天:结局+番外新上热文(妤锦)全篇免费版在线+无障碍结局
心思细密的江泱晴不用揣摩思索便心领神会,当即敛去眼中原先若隐若现的得意,装作一脸隐忍委屈,就差泪珠扑簌滚落脸颊,“徐大人,事实正如我娘所言,大姐大婚前一晚,泱晴为表祝贺,特地去她院中送礼,却忽然被告知欲悔婚,泱晴心下不解,便询问缘由,大姐回应只因先前不知秦家公子身患重疾,才会爱慕他那般深,可贴身丫鬟忽然打听到消息,说秦家公子其实命不久矣,倘若嫁过去,恐怕除了新婚之夜外,只能守一辈子活寡,大姐心中不甘后半生如此凄惨,遂生悔婚念头。”
贴身丫鬟故作心疼,搀住看似羸弱可怜的江泱晴,为其拍拍胸脯舒下胸口郁气,温声软语安慰道:“二小姐切勿悲伤过度,以免伤了身子。”
此时,阿超来到徐承修身旁,凑到耳边低声说道:“秦老爷子与其家人一切安好。”徐承修颔首回应后,阿超陪伴在徐承修身侧,见这四下之人皆是神色阴沉,连同丫鬟都要抽抽噎噎,顿时心生疑惑:发生了何事?
江泱晴仍作委屈不止,为不让旁人看出丝毫端倪,索性“我......”一字开头,便哽咽了起来。
徐承修素来不喜待在有人哭哭啼啼的场合,自幼跟在徐承修身旁的阿超怎会不知,便成为徐承修的嘴替,“二小姐若是悲伤,不能言语,便换个人讲。”
此言一出,二奶奶坐不住,他人讲述岂有泱晴自己讲述令人动容,“晴儿,你快将事情娓娓道来。”
江泱晴微敛悲色,继续道:“大姐非但出言悔婚,为保全自身面子,竟要让泱晴替其出嫁,如若泱晴拒绝,她便要将我打晕送往秦府,还说只要将我打晕,等到被发现调包时早已生米煮成熟饭,泱晴自然不愿意,男女姻缘一看门当户对、媒妁之言,二看男女双方两情相悦,人生大事岂可乱来,可大姐竟真的挥棍将我打昏在地,连同我当时的贴身丫鬟也被活活弄死......”
此番言语听起来确实悲惨,也确实体现出了江妤锦的恶劣行径,可阿超忽然蒙圈,“你说的这些,跟今日之事有何关系?”
与阿超接触数回,江泱晴早已摸透阿超有话直说的直率性格,回应道:“正是因为大姐逼我替嫁不成,才会气急败坏写了那封恐吓信将秦公子吓死,导致秦家人对江家产生了极大的误会,也正是因此,秦家去衙门状告时才驳回他们的状告,这一切误会都是大姐造成的!”
这一通话下来确实不无道理,可阿超依旧不明白,“照你这么一说,也是江妤锦派人刺杀秦家人的吗?”
这个问题实属棘手,毕竟适才躲在墙角暗中观察的下人被徐承修二人逮了正着,蠢货四妹妹当众还承认了那是她的人,也等同于承认那是江府的下人,着实百口难辩、不好推脱,于是江泱晴不再迎向枪口,随即巧妙抛给家中长辈回应。
江怀远对刺杀秦家人之事一无所知,都是二奶奶在背后搞的鬼,自然二奶奶“挺身而出”,“妤锦有无派人刺杀秦家人我们无从真正得以知晓,可今日薇仪的下人被徐大人抓住之事确实是一场误会,薇仪不过是派人去看看秦老爷子的近况,根本没有刺杀的念头。”
二奶奶此番话语直接把问题甩给了江薇仪一人,也等同于哪怕真的出了事,也是在告诉大家,一切误会皆由江薇仪一人造成,而与江府无关;即便最终还是要与江府扯上关系,顶多只有管教女儿不严之疑,而染不上一丝一毫的恶劣之嫌。
阿超并非耳根子软之人,自然不会他人说风是风说雨是雨,只是江家人个个能言善辩,根本不可从他们言语之中发现端倪。因此若想查出真相,几乎只有从亲眼所见的事件中查到。
—————————————————
有了徐承修派出的护卫保护,秦老爷子再也不怕这次反抗遭到即时报复,便要趁此时机尽己所能,在徐承修面前将江家的恶劣行径“连根拔起”。
江家所在汴州之地,皆多富户为向江家拉拢亲近关系,很久以前便纷纷搬至以江府为中心方圆几里内的地方,距江府越是相近,便越是利于送礼,自然关系搞得越好。正是因为拉拢江家的富户大多居住江府附近,当秦老爷子跑到江府门前哭丧时,无一人站出来施与援助。哪怕只是匆匆路过不予理睬,也已是秦老爷子的“福分”,毕竟这些依赖江家关系的人并未对其作出任何替江家报复之举。
自从推行新政,随着时间越长,新政之弊便愈演愈烈,百姓不堪其苦,汴州的百姓自然也不例外。近年来即便汴州的富户极力与江府搞好关系,也免不了有些富商依然因新政推行后,朝廷吸走企业垄断了商业而损失惨重,甚至落得身无分文、负债累累的下场。因此即便与江府拉关系,也不见得就能保全自己的事业。在认清这一点后,损失惨重的商人非但不会将江家当作自己的人脉,还会因此大记江家之过一笔,与之结下梁子。
除却商人,还有农民,被迫接受官员借出的高利贷,甚至遭其勒索,导致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而在长年居住汴州的秦老爷子怎会不知,有些百姓简直恨毒了江怀远,只是无权无势无地位,又怎能与官员抗衡,几乎只能认命,除非有人领头起义,才会带动这一带的百姓奋起抵抗。
被江家逼得走投无路的秦家老爷子,只好利用这一点,趁徐承修视察之时将其扳倒。 嫡女翻天:结局+番外新上热文(妤锦)全篇免费版在线+无障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