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座换电城市驿站日前启用,昆山绿通换电完成全域电动自行车换电网络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电动两轮车换电全域落地城市。截至目前,昆山已建成450个换电柜,形成“500米服务半径”的便民网络,可为5万辆电动自行车提供全天候换电服务。

记者在昆山周市镇野马渡文体中心换电体验舱看到,智能充电柜就像一个加大版的手机共享充电宝。一个换电柜配有12个电池舱,指示灯颜色提示舱内电池状态。首次使用需在“鹿路通”App上绑定账号,完成身份认证。点击“智慧换电”,可查询换电柜点位信息以及可用电池数量。
据悉,智能充电柜投放的是48v国标电池,一个换电储能站可支持100多名用户使用,相当于10个充电车棚。同时,电池满电续航一次约60到80公里,“即换即走”的便捷服务,可为用户节省传统电动自行车充电所需的五六小时等待时间。

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秒级换电”全流程:从电动自行车上取下电量耗尽的电池,放入智能换电柜,仅需等待5秒钟,再将弹出的满电电池装入车内,爱车即刻满电“复活”。这种布设分布式换电柜通过“以换代充”新模式,市民可随时更换满电电池,实现“即换即走”,进一步增加市民生活半径,畅联各种生活场景。
“面向居民端,推广期首年换电免费,签约三年平均每年花费311元,比居民自己更换电瓶和充电更有性价比。”运营该换电站的经理徐俊勇表示,以日均行驶20公里的使用场景为例,居民自充电的年均电费支出约为180元,叠加电瓶折旧成本后,换电模式的综合成本优势更为突出。

据悉,“全城换电”模式在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同时,有助于减少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安全隐患、集中充电点位不足、电池监管和污染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昆山电动自行车合规化发展,助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慧化、现代化创新升级。
“智慧换电是对于电动两轮车能源的智慧化升级,通过大数据平台管理换电柜和电池新基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让市民用户获得由智慧化创新带来的体验升级。”昆山交发集团鹿路通大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晓菁表示。(苏报融媒记者 周函 文/图)
编辑: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