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瑞典大使馆发言人就瑞典中国国家知识中心涉华报告发表谈话
我们注意到瑞典中国国家知识中心近日发布《中国简介——为瑞典行动者提供的中国知识支持》报告,在台湾、涉疆、涉藏、人权等问题上歪曲事实真相,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严重误导公众认知,严重损害中国形象,我们对此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在台湾问题上,报告妄称瑞典不认同中方关于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并展示了错误的中国地图。事实上,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日本宣布承认《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些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鼓吹“台独”就是分裂中国,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和平稳定。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一中原则最完整、最准确的表述,没有任何“自定义”的理由和空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与包括瑞典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前提,也是瑞典政府对中方作出的郑重承诺。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
在人权问题上,报告妄称在中国的个人自由和权利从未得到尊重,西藏和新疆的少数民族群体遭受系统性的迫害,中国政府将同化少数民族视为政治目标之一,实施了各种形式的强迫劳动。事实上,当前新疆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以来,维吾尔族人口从300多万增长到现在的1200多万。新疆地区各民族群众平均寿命从30岁提高到75.6岁。各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很好保障,穆斯林群众享有足够多的宗教场所,政府还出资帮助修缮维护清真寺。政府文件、商店招牌都采用双语,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传承。新疆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各族务工人员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本着平等自愿原则,与有关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获取相应报酬,符合中国宪法和法律,符合国际劳工和人权标准,所谓“强迫劳动”完全是无稽之谈。长期以来,西藏经济蓬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传统得到保护和弘扬,各族人民包括宗教信仰自由、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在内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西藏人权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国际社会对此有目共睹。
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报告妄称中国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置于乌克兰的主权之上,中国对乌克兰战争的态度有利于俄罗斯,因此直接对瑞典的安全构成负面影响。事实上,对于世界上的争端与冲突,中国一贯主张对话协商、政治解决。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也是如此。中方从危机爆发第一天起就主张对话谈判,寻求政治解决,就在为和平奔走、为促谈努力。习近平主席在危机初期提出“四个应该”的重要主张,指出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应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应得到遵守,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应得到重视,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应得到支持。中方发布了乌克兰危机立场文件,派出特使开展穿梭外交,并同巴西等全球南方国家发起成立“和平之友”小组。中方秉持的始终是客观公正的立场,发出的一贯是冷静平衡的声音,目的是为解决危机创造条件、汇聚共识。中国不是这场危机的制造者,更不是当事方,但我们没有隔岸观火,更没有借机牟利,也不接受甩锅推责。
关于所谓的中国安全威胁,报告诬称中国政府在瑞典进行情报搜集和间谍活动,歪曲抹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渲染中国网络攻击风险。事实上,这些指责纯属无中生有、恶意揣测,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包括瑞典在内的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从不输出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从未对其他国家构成所谓“安全威胁”。中国政府一贯要求海外中国公民遵守所在国家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社会习俗。中国政府的对外工作光明磊落,无可指摘。中国是网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也是黑客攻击的受害者。我们坚决反对并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攻击、窃密活动。我们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为全球数字治理规则制定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愿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致力于建设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
关于对华合作,报告在经贸投资、科学研究、绿色转型等领域渲染“中国威胁”,抹黑中国形象。事实上,中国不是风险,而是机遇。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各国企业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坚持开放包容的科技合作,同各国共享科技创新成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已成为世界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致力于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完善全球环境治理作出贡献。以莫须有的国家安全风险为借口,将正常交流合作政治化,只会破坏两国的开放、信任与合作,最终损人害己。当今世界面临的真正风险是搞阵营对抗、“新冷战”;是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地区动荡混乱;是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破坏全球产供链稳定;是对外转嫁经济金融风险,周期性收割世界财富。国际社会应该警惕和共同抵御的是这些风险。
我们希望包括瑞典中国国家知识中心在内的瑞典智库及各界人士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和中国的发展,多做有利于促进中瑞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和两国人民共同福祉的事情。
来源:中国驻瑞典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