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4月12日至13日,2025“健康中国”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行动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举办。
活动旨在分享学校健康促进建设中的研究成果,交流各地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实践,稳步提升青少年健康素养水平。在为期近两天的活动中,专家学者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拒学厌学破解、家校社协同、校园欺凌防治、运动营养与学生身心健康、网络成瘾应对等六大核心议题,通过主题演讲、论坛对话、实践分享等形式展开深度探讨。
致辞环节,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廖文科表示,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马拉松”,需以政策引领、专业护航、教育者躬身力行,为青少年点亮心灵灯塔。
淄博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晶元详细介绍了淄博市青少年健康教育的创新实践。周村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薛华伟分享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周村模式”,为全国提供区域示范样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健康与教育教席(北京大学)主持人、北京大学教授马迎华从全球视角呼吁构建“身心合一”的健康育人体系,并强调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需“静水流深”,需以信念与行动守护生命成长。
活动以“中国蛇年・健康校园”为主题,汇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机构专家,淄博市及周村区教育部门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校长、分管副校长、心理教师、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代表500余人,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伙伴关系、学习兴趣、运动健康、网络成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并正式启动“启明灯塔计划——全国中小学心理教师万人赋能行动”,为青少年健康素养提升注入新动能。
作者: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