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让青年学子走进“千村千企千红”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7:12: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实践团队在河北省黄骅市寻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传承人高殿华夫妇(左一左二)。学校供图(资料图片)

937个团队、5763人参与,获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77项,37个典型案例被媒体宣传报道、全平台浏览量超20万次……过去3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打造“千村千企千红”本硕博留一体化社会实践项目,助力青年学生树大志、办实事、发正声,探索了新时代高校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

聚主线——

立志服务“国之大者民之要事”

乡村基层群众的法律需求是什么?解答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当面去了解,在群众遇到的真实事件中去了解。该校法学院协同推动“第一书记”工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师生前往学校教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北京市延庆区珍珠泉乡调研基层法律需求,开展村民普法教育。

农村普法比学生们想象的要艰难。“村民们有事更爱找村长,不愿意用法律。”实践团成员陈志昂反复思考后找到突破口——用婚姻继承、网络打赏、直播带货等一个个鲜活案例来讲解法律知识,村民们听得饶有兴趣,主动邀请学生去家中咨询法律问题。

学校党委书记黄宝印介绍,“千村千企千红”社会实践项目由该校党委系统谋划部署,引导青年学生走入乡村一线、企业前沿和红色教育基地。项目秉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发展大局的导向,设置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企业发展、公益支教等主题,将学校“对外”服务能力与地区“对外”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助力青年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

在北京市怀柔区大周各庄,该校国际关系学院实践团将乡村振兴与公益支教相结合,打造“小小外交官”“模拟联合国”等特色活动,拓宽留守儿童的国际视野。在实践团指导下,小朋友们化身“外交官”,在世界地图上大展身手,在“外交舞台”上激昂讲述。一个小朋友攥着写满拼音的发言稿,声音稚嫩却坚定:“以和为贵不是示弱。我想当外交官,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

搭平台——

社会实践与地方发展“双向奔赴”

“第一次接待这么认真且有头有尾的高校实践团队!”浙江省宁波市委金融办工作人员这样评价该校保险学院实践团。

通过在宁波探索保险产业发展新趋势、了解金融行业前沿动态,该团队共完成“保险行业助力宁波企业走出去”等8个课题的调研、10余万字的调研报告,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受到好评。调研还促成了学校在宁波保险科技园建立产教协同育人基地、师生社会实践基地。

近年来,该校系统设计、探索建立多部门各学院联动、企事业单位多方协同的社会实践育人共同体。共同体有力调动了学院、校友、用人单位、地方政府、合作伙伴等富集性资源,深层次提升社会实践成果转化效能,实现了社会实践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双向奔赴”。

在与云南省勐腊县商务局的交流座谈会上,该县一组进出口贸易数据让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实践团成员们眼前一亮。他们发挥专业优势,实地调研了磨憨开放口岸、勐腊农垦集团等地后给出专业建议,受到当地认可。“作为对外开放的研究者,我们要关注宏观数据,更要读懂带着泥土气息的发展故事。”实践团成员孙一说。

重效果——

上好广阔天地中的“大思政课”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北辰社区不仅是留守儿童的家,更是连接大凉山与外部世界的桥梁。这间教室,让越来越多的大凉山孩子得以看见山外的精彩。2024年1月,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该校学生刘盼盼和其他实践团成员来到这里,不仅给孩子们留下了知识和欢笑,更留下了一份责任和承诺。

忘不了离别那一刻的泪水,回校后,刘盼盼将实践经历改编成情景剧《大凉山上荞麦花开》。“云里还有云,山外还有山……”舞台上,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的故事在青山外白云间继续流传。

青年说、青年演、青年观、青年学“四位一体”的系列社会实践思政情景剧,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创新理论的青年化阐释与宣传。记者了解到,“千村千企千红”项目注重总结活动经验和典型案例,坚持每日新闻上报,制作师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作品,提炼有特色的实践育人机制、思路、模式,进一步扩大项目的引领力和影响力。

作为全国最早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的高校之一,该校累计培养了来自170多个国家的4.7万余名长期留学生。在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该校整合资源、因人制宜、分类设计,吸纳留学生加入部分项目,将国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使者。

探索文化“金”脉实践团成员、印度尼西亚留学生薛乂萌在参观国内网络安全服务公司后赞叹:“我对中国的网络安全服务感到惊叹不已!”瓷路先锋实践团成员、澳大利亚留学生孙世豪去广东佛山参观陶瓷制品后说:“我不仅惊讶于中国陶瓷制造业工艺具有世界一流的水准,更感受到中国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制造业的重视与支持!”

本硕博留一体化社会实践让贸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实践‘经贸强国’‘金融报国’的宝贵财富。”黄宝印说。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6日 第06版

作者:本报记者 施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