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看到落日余晖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脱口而出:“好美的晚霞,好多鸟”。
近日,武警安徽总队亳州支队举办“书香润军营 阅读正当时”读书分享活动。在读书交流分享会现场,8名官兵走上讲台分享读书感悟,畅谈体会收获。大家从作者经历、成书背景到核心理念、观书感悟展开分享,内容涵盖历史、小说、散文等领域,言语间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军人独有的自信。

读书分享活动现场

台下官兵端坐静听
读书交流,做经典书籍的领路人
读书是战胜绝望的良方,消解烦闷的法宝。前几年,中士豆世超在训练中不小心受伤,无法训练被迫躺在床上,整天想东想西,脾气也很变得有些急躁。一次,指导员周晨明给他送来了一本《恰到好处的幸福》,不仅让他心灵上得到一次洗礼,更让他对幸福真谛有了深刻感悟。

分享读书感悟
书籍是充实精神世界最好的营养品。《平凡的世界》一书让新兵徐文博明白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征服多少山峰,而在于攀登过程保持仰望星空的姿态。他说:“军营里每天的执勤、站岗、训练如同孙少安经营砖厂、孙少平挖煤一样,需要日复一日坚持与付出,才能练强本领,拥抱成功。”

分享读书感悟
“打破平庸,超越自我,读书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读书的影响不会立竿见影,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我学会独立思考、荣辱不惊、处变不乱。”上等兵叶宇从入伍到现在,经常在训练场摸爬滚打,或许连他自己也不记得每一天的训练内容,但这并不妨碍那些反复练习的动作,融入他的筋骨和血肉。

分享读书感悟
书籍共享,做阅读火种的传递者
支队邀请驻地新华书店开展“图书进军营”活动,将“精神食粮”送到支队官兵身边,让大家在练兵备战之余放松身心、充电蓄能,以文化“软实力”赋能练兵备战“硬本领”。活动现场,官兵认真挑选书籍,他们或专注翻阅,或相互交流讨论,沉浸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工作人员带来的党史军史、文学经典、人物传记、心理励志等优质图书,种类丰富、内容前沿,充分满足了官兵求知、成长、成才的多样化需求。

挑选书籍

赠送书籍
官兵共读,做书香军营的践行者
走进图书室,一本本“心愿”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官兵或驻足翻阅,或伏案品读,或细语分享。根据官兵的兴趣爱好和知识需求,该支队开展“精品图书推荐”活动;鼓励个人制定读书成长计划;采取“你读书、我买单”方式,为官兵“私人订制”书籍,满足大家多样化阅读需求,激发战友们的“悦读”热情。

推荐书目

认真阅读
撰写心得,做思想观念的传播者
读书,要坚持学思结合、融会贯通。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官兵的实践宝库?该支队鼓励官兵月读一书、周习一文、日记一句,利用“三个半小时”和课余活动时间,看报读书、辨析焦点、点评新闻、摘抄名句,在了解时政要闻、提高理论素养的同时将所学所获和所思所想及时记录下来,把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把零散的内容系统化,形成经验积累和工作指导,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目的。

摘抄书中名句

沉浸书海之中
如今,在空闲时间,官兵捧着手机“峡谷相逢”的少了,拾起书本、徜徉学海的多了,并开始有意识地将知识和感悟运用到实践中、落实到工作上。大家都纷纷表示:身处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一定握紧书本这个“武器”,不被时代淘汰,坚决打赢“书桌上的战争”。

阅读氛围浓厚
热血军营不仅有铁甲和钢枪,还有“诗和远方”。当你捧起书本时,一场“灵魂的壮游”便自此开启。
(李发标 朱诚 余朝义)
来源:国防时报
编辑:温韬
编审:王舒涵
国防时报新闻中心 2028960156@qq.com